主页 >
文化琅琊 → 琅琊山管委会2022年工作总结

琅琊山管委会2022年工作总结

2023-10-30 20:42:21
一是多措宣传,管罚并举,做实做细《滁州市琅琊山风景名胜区条例》贯彻落实,优化景区周边环境,2022年制止采挖、破坏绿植行为80余起,处置景区周边托管区内各类垃圾100余吨,清除周边违规种植约28000平方米;二是持之以恒抓环卫促长效,疏堵

2022年,琅琊山管委会紧紧围绕市委、市政府各项决策部署,坚持党建引领,服务中心大局,年初制定的各项工作目标有序推进。2022年1-11月,景区入园市民、游客共计133.35万人次,同比2021年176.83万人次下降24.59%,同比2020年79.98万人次上涨66.73%,同比2019年118.27万人次上涨12.75%;1-11月景区总收入896.64万元,同比2021年1758.11万元下降49 %,同比2020年1319.51万元下降32%,同比2019年2521.34万元下降64%。

一、2022年工作开展情况

(一)强化政治建设,全面从严治党不断加强。

1.全面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。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、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从严治党方面重要论述和中央、省、市文件精神,针对琅琊山风景区全面从严治党暨党风廉政建设存在的问题,制定整 改清单和改进措施;坚持意识形态季度例会制度,严密关注并及时整改琅琊山风景区意识形态方面存在的问题。

2.扎实开展基层党建“六亮”行动。对照行动手册,加强机关阵地建设,制作了71个党员示范岗。认真开展了自查,梳理了6个方面8个问题,并制定了整改措施。在疫情防控和琅琊山创建“5A”级景区活动中扎实开展党员“亮身份行动”,充分发挥了党员先锋作用和支部战斗堡垒作用。

3.常态化开展党史学习教育。结合中心组学习、“三会一课”等持续抓好党史学习教育,使党史学习教育不断走深、走实。坚持把“我为群众办实事”实践活动作为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、长效化的落脚点,坚持聚焦群众“急难愁盼”问题,认真贯彻“一改两为五做到”,切实维护好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。

4.深入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。紧扣“强国复兴有我”主题,开展“我们的节日”“学雷锋纪念日”“中国旅游日”等主题活动30余场次;建立健全先进模范帮扶礼遇工作机制,免费为77名市级以上道德模范和省级以上身边好人办理琅琊山电子游览证。

(二)全力备战5A,景区整体形象焕然一新。

在前期已顺利通过5A细则二景观质量评审的基础上,我委紧扣5A创建标准,求精求细,景区硬件环境全面改善,软件服务大幅提升,目前已达到国家文旅部的创建验收条件,因受疫情影响,国家文旅部暂未组织验收评审。

1.对照5A标准,景区质量大幅提升。根据国家标准和专家意见,今年以来,我委对5A创建线下环境质量、服务质量和线上网站、公众号进行了全面检查,对物业网格化管理、卫生安保、绿化、展品管理、网站和公众号、外部宣传及琅琊寺相关问题等进行了专项推进,在进一步完善各项硬件服务设施的同时,打造琅琊山“1236”服务质量文化,即1个目标“从满意到感动”,2个百分之百“投诉100%受理、100%解决”,3个十分钟服务承诺“游客投诉受理、应急处置响应、垃圾落地均不过十分钟”,6个员工形象,每位员工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,还是服务员、安全员、保洁员、营销员、劝导员、检查员,不断提升琅琊山品牌影响。

2.强化品牌效应,宣传推介出彩出新。一是多渠道对外宣传。结合自驾游大会,通过拍摄短视频、直播云游琅琊山等方式,宣传推介琅琊山;成功开展醉美滁州情“行进式”琅琊山实景演艺活动、琅琊之巅“观日出”等主题活动,结合抖音、公众号等新媒体宣传,进一步擦亮琅琊山特色旅游品牌。二是不断丰富琅琊山文创内涵。推出琅琊山文创雪糕,深受市民、游客喜爱,至今已售出近8万支;打造琅琊山数字IP文化,数字文创纪念票《醉翁之意 山水琅琊》首轮在支付宝平台上线发行2300余张,全部抢购一空。三是不断创新琅琊山旅游产品。整合周边景区、酒店、宾馆、农家乐等各类旅游资源和相关企业,按照旅行社、拓展公司、研学、红色旅游等旅游需求,定制特色旅游线路。四是找准切入点。针对大量老年团队游,推出景区团队乘车优惠,带动二次消费;飞越丛林景区适时推出企业、渠道商、夏令营政策,定制适合企业、学生的丛林探险线路。

(三)加快旅游开发,重点项目建设有序推进。

1.坚持规划先行。借助全国风景名胜区总规整合优化工作的有利契机,完成了琅琊山“三区三线”划定工作及首轮边界勘定工作,启动了东门片区概念性规划及控规修编工作。

2.加快项目推进。全年新竣工项目3个,新开工项目4个,新谋划项目12个,其中清丰路、红花桥路、党校至览山路道路工程等3个项目,有望于年底前完成招标工作。琅琊山三维实景全息管理平台项目,已基本完成,正在优化,将本年底前正式投入使用;完成琅琊阁布展项目,已于2022年10月建成并对外开放;琅琊山东麓环境整治项目已基本完成并投入使用;备受关注的二道河漂流项目,已完成总工程量的30%,计划明年5月份投入运营;南门民宿项目,目前已完成林场原场部地块建筑主体结构施工;环琅琊山生态走廊项目,将于本月底完成招标并开工;国有林场林业管护用房及配套附属设施建设项目,将于本月完成招标并开工。

(四)坚持可持续发展,生态资源保护成效明显。

1.生态环境保护工作。一是多措宣传,管罚并举,做实做细《滁州市琅琊山风景名胜区条例》贯彻落实,优化景区周边环境,2022年制止采挖、破坏绿植行为80余起,处置景区周边托管区内各类垃圾100余吨,清除周边违规种植约28000平方米;二是持之以恒抓环卫促长效,疏堵结合解民忧促整治,促使辖区环境“再提升”,全年查处偷倒垃圾和渣土污染路面行为28起,拆除破损围挡500余平方米,清理“牛皮癣”小广告100余处;三是抓源头、重程序、严执法,防治结合,消存量,控增量,遏制辖区违法建设滋生蔓延,2022年,共计拆除各类违法建设72户,面积约6900余平方米,院墙约300米;四是完成市级交办的城西水库水源地8个交办问题和省审计厅水源地专项审计工作中指出的1个问题的整改工作,完成了滁州市南京太仆寺水污染治理项目。

2.文物资源保护工作。一是完成琅琊山摩崖石刻及碑刻(以下简称摩崖石刻)文物信息抢救性资料留存项目前期工作,目前已完成总工程量的30%;完成摩崖石刻安防工程方案修改,正在向上级文物行政部门申请资金。二是完成醉翁亭和丰乐亭防雷项目方案编制工作。三是基本完成醉翁亭、丰乐亭散落残碑的保护工作,除少部分较大的石构件(非石碑石刻)外,大部分已运送至太仆寺东、西厢房室内保护。

3.国土资源保护工作。持续开展国土资源执法监察动态巡查,确保了违法用地和开采行为得到及时发现、制止、查处。对历年来闲置土地和2022年新增闲置土地进行了认真梳理和现场核查,完成了洪武路加油站等2宗闲置土地系统销号。

(五)打造平安景区,民生福祉得到有效保障。

1.注重信访维稳,突出源头治理。成立“三转”集中攻坚化解包案专班,建立完善信访人台帐,做好重点时段重点人群的包保稳控工作。2022年我委共接信访19件,目前已完成实体性化解10件,程序性化解7件,正在推进2件。同时做好信访突出问题“百日攻坚”工作,安排专人在全国“两会”、节假日期间24小时对重点信访人员做好稳控。

2.依法开展征迁,改善人居环境。一是完成西涧湖水源地环保督察房屋拆除工作,余家洼地块房屋征迁已签订协议5户。二是西涧湖环湖路所需房源部分已落实,剩余房源将继续与琅琊区相关部门对接落实。三是配合市拆迁事务所完成阳光河畔·和园小区回迁安置工作。

3.消除各类隐患,打造平安景区。一是做好森林防灭火工作。成立森林防灭火领导小组,组建专职应急扑火队,对境内7.2万亩森林面积划分12个责任区,实行“谁包片谁负责”网格化目标管理;开展各类防火宣传,不断提高群众和游客的安全防火意识。二是加强地质灾害防治。严格落实汛期24小时值班制度,加强防治宣传,提高群测群防意识。开展雨前、雨中、雨后排查、巡查和核查力度,及时掌握地灾隐患情况,避免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。三是严格做好疫情防控工作。严格落实各项防疫政策,制定《关于进一步加强琅琊山景区疫情防控工作实施方案》和《琅琊山景区疫情防控应急预案》,积极引导游客错峰入园、应约尽约,同时利用景区的智慧系统,人防技防并举,加强巡查;对景区工作人员定期进行核酸检测;加强对建筑工地的疫情防控管理,定期开展人员摸排工作,确保建筑工地安全生产。

(六)服务全市大局,招商引资力度不断加强。

今年我委成功招引两个项目,分别是落户来安开发区总投资1.2亿元的数字化智能物流技术装备项目、落户明光三界镇总投资5.5亿元的林业生物质资源综合利用暨凹凸棒土环保新材料产业化项目。两个项目合计到位资金约3.9亿元,达到了序时进度;另有在谈项目14个。